工作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博士 - 工作动态 - 正文
2023年度珞珈经管研究生学术沙龙(金融)顺利举办
时间:2023-11-21  阅读:

11月17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珞珈经管研究生学术沙龙(金融)在经济与管理学院A319会议室成功举办。系所师生与受邀专家就相关金融学研究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活动第一项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林青教授作为学院代表发言。刘林青教授提出,博士沙龙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教育整改的重要环节,由副院长余振大力推动,且去年沙龙活动的举办情况良好。同时,他也提出非常感谢各位院领导和通达信公司黄山董事长和萧岚女士的支持。发言最后,刘林青教授预祝该活动成功。院党委副书记李好进行补充。他谈到金融系的博士生沙龙活动是今年第一个博士生的学术沙龙,具有开拓性意义和带头作用。今年恰逢130周年院校双庆,回顾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每一个时期都有武大人的身影,国家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武大人的贡献。商科教育改革之际,希望金融系能够以通达信等优秀的校友公司为榜样,根据业界需要来适度进行金融教育的改革。

本次活动的第二项是科研经验交流环节。会议邀请了目前就职于北京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四位优秀青年科研工作者做科研经验交流汇报。

目前任教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胡丹琪副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历程。胡丹琪副教授的学术探索始于武大;而在北大,她拓宽了自身的视野,对自己的学术道路进行了探索,并最终坚定自己走学术道路的决心。之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就读会计学博士的过程中,她跟随经济学的博士生,进行了严肃的学术训练。在完成高微、高计的学习后,她进行了大量的批判性的文献阅读,并着手复现论文结果。她分享了自己的第一篇工作论文;具体而言,胡丹琪副教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来衡量文本的披露水平,并最终发表在了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此外,胡丹琪副教授还分享了自身在平衡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分配、如何选取合作者以及保持独立思考的经验。

目前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袁歌骋副教授从如何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以及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两方面提出建议。在培养科研习惯方面,袁歌骋副教授建议博士生们要多读国内外的顶刊,并善用文献管理器。此外,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不要吝啬于表达自己以及寻找一个能够提供正反馈的同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写文章方面,袁歌骋副教授也分享了包括先写再改、善于运用各种论坛和数据域搜索资源、学习顶刊文章的站位和立意、探索自己的写作风格、积极吸收文章审稿意见等在内的一些实用意见。

目前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的祝小全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读博士期间的体会和经验。首先基础训练方面,她建议博士生们可以通过不断地阅读文献和写作将训练内化成为自己的学术技能。而在挖掘学术兴趣方面,她提出可以基于自身对于某个学者的兴趣,通过阅读该学者的学术作品来触及和了解不同的学术领域。第二,探索自身是否适合学术时,可以从自己是否能够从芜杂的事实里找到相应的规律,表现出足够的耐心效用和自信、是否能够有效的应对瓶颈期和触类旁通以及是否能够与合作者共同成长等角度共同确定。

目前任教于浙江工商大学的刘乐易老师则谈到,在读博阶段如何基于客观环境和主观意志选择导师和项目。从客观方面,负责任的老师、优秀的平台和能够传帮带的师门环境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从主观来看,她提到较强的自主性和良好的心态较为重要,要明白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学术兴趣,保持独立思考和独立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能力。在自身的学术成长方面,她指出可以通过掌握特定的模型工具、计量方法和建设特定的数据库来确定自身的成长方向,也可以进一步通过组建自身团队、加入导师团队和扩大团队知名度的方法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本次活动的第三项是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由金融系2021级博士生秦力宸担任主持人。会议邀请了来自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的9位优秀的在读博士及硕士汇报论文,并根据研究主题邀请了各大高校的老师进行点评。

上午,首先由2021级金融工程博士生雷印如分享了关于“央行沟通的微观渠道分析——基于风险溢价的视角”的报告。文章的主要研究央行的沟通溢价是否存在及其微观传导机制是什么。文章采用Word2Vec算法构建情绪词典并从货币政策报告文本中提取情绪指标来构建央行沟通信息代理变量。此外,该文章从95个公司特征出发,采取LASSO算法构建了公司对央行沟通暴露指标MTE。结果发现,央行沟通存在正向风险溢价,且MTE收益来源于风险补偿。在微观传导机制方面,文章发现MTE高的企业承担了更多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风险。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金融系熊琛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0级金融学博士生张学人做了关于“GPT在文本分析中的应用:一个基于Stata的集成命令用法介绍”的报告。首先他指出近年来文本分析方法在学术研究中收到热捧的原因。基于文本分析研究的技术脉络和缺陷,他提出大语言模型能够从提高文本数据处理效能、丰富文本指标信息含量、增强文本指标衡量精度、增强文本指标刻画能力等角度克服这些缺陷。最后点明,可以通过GPT和Stata的交互,使Stata在命令查询、代码生成、命令速览、报错答疑、翻译润色等方面更具操作优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胡丹琪副教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下午首先由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王碧珺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对外投资的收益考量与‘一带一路’的经济效应”的报告。报告主要研究中国海外投资项目的收益相关问题。基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绩效差异,文章分析得出差异的主要来自于外部因素。此外,该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试验,基于双重差分法来考察中国海外投资项目的绩效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以海外子公司资产收益率(ROA)为表征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有所降低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绩效降低效应逐渐减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金融系聂禾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中南财金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的袁歌骋副教授分享了关于“Industrial Robots and Household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的报告。该报告主要探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影响。文章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往往会减少家庭对股票市场的参与。这种影响主要源于家庭劳动收入的减少和妻子议价能力的增强。此外,在男性偏好更强的地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随后的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家庭金融投资组合的效率,并强调了家庭内部议价能力渠道的主导地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的沈思晨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2级金融学博士生李媛媛分享了题为“金融创新与农户贫困脆弱性——基于‘保险+期货’的视角”的报告。该报告基于“保险+期货”的扶贫效果、作用机制以及通过颁布提高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的政策是否能够加强扶贫效果等问题,采用多时点差分方法,研究2016-2019年“保险+期货”项目对我国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保险+期货”模式显著降低了参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主要机制为缓解极端气候变化以及国内农产品价格变动带来的价格风险;此外,在颁布了提高期货市场效率的政策之后,“保险+期货”的扶贫效果要更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祝小全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1级金融学博士生秦力宸做了关于“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与城市经济韧性”的报告分享。该报告从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这一金融要素视角探讨如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在理论的基础上,该报告实证检验了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地方性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少的城市,地方性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密集的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韧性。机制检验表明,基于当地宏观经济的逆周期信贷供给和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主要途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的刘乐易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2级金融学硕士生林宏涛做了题为“银行外源增资、资产负债表调整与风险承担行为”的报告。该文章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来估计银行外源增资的即时效应,并进一步使用面板局部投影法来研究外源增资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动态调整。结论表明,首先,假设中的扩张模式可称为外源增资后的“理性扩张”;其次,调整过程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第三,金融、同业业务在扩张过程中充当流动性蓄水池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王碧珺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2级金融学硕士生肖浩钰分享的报告题目是“经济不确定性、风险转移机制与债务违约非对称性”。该文章构建了具有内生风险转移机制的一般均衡模型,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视角考察了企业在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下的债务违约非对称影响机制。从理论逻辑而言,企业对高风险投资项目的追求导致债务违约概率提高;此外,小企业存在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不确定性冲击下收到的负面影响加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杨中超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2级金融学硕士生汪瑜分享了题为“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基于服务型人力资本视角”的报告。该文章利用中国高校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准自然实验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知识产权人才供给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后,其所在城市的企业的R&D投入显著提升,说明知识产权人才供给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从作用机制来看,知识产权人才供给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渠道)、提供更低成本的知识产权服务(服务成本渠道)。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的薛畅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至此,在各兄弟高校和老师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度珞珈经管研究生学术沙龙(金融)圆满落幕。


通讯员:王威;审核:余静文

Baidu
map